朱元璋的愣神许久,前期这个政策确实照顾了朱家子弟,但一条政策过了50年之后就需要改进了。

改,必须改。朱元璋下定决心,从根源上改掉它。

叶枫:“地方上的财政支出也会因为供养宗室弟子不足。”

“比如山西,代王这一脉的人太能生孩子了。”

“山西的税收还不能供养山西的朱家子弟。”

“朱元璋忽略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一个地方的财政波动不大。”

“而朱家子弟看着如此诱人的政策,又无所事事只能生孩子。”

“必然会导致财政的问题,地方政府也需要维持生计又不能对朱家子弟做些什么。”

“那么直接摆烂,直接拖欠朱家子弟的钱粮。”

“要钱没有,要粮没有,反正我就不给。”

“强大的朱家子弟会反抗,直接武装进攻官府,弱小的只能接受现实。”

“而朱元璋规定,凡朱家子弟不允许从事科举和士农工商等行业。”

“这就让相当多朱家子弟纷纷跑路。”

“卖身给那些大户人家当家奴,或者顶着黑户的身份跑到其他地方谋生。”

部分朱家子弟:唉,我还情愿去当穷人儿子,也要比这玩意好。

部分八旗子弟:你不要多说了,我他妈也被养废了,我们的处境不比你们好,一样当奴隶。

观众:“这也不能全怪朱元璋吧!朱元璋还严厉要求太监不允许干政,朱棣还不是照样培养太监。”

“就没有人提出解决办法吗?”

叶枫:“有的,有的,文武百官面对越来越多的朱家子弟,曾经上书对着皇帝讲道理。”

“他们说皇帝,如今天下朱家子弟太多了,富者可敌国,穷者饿死。”

“不如改一改制度,让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朱家子弟可以去科举考试,可以去从事士农工商等。”

“也可以减轻地方上的财产问题,这种极其合理的建议被搁浅了。”

“皇帝非常抵制的改变制度。”

“一些人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,想要将宗禄制度废除,那么必须剥夺朱家子弟身上的特权。”

“而朱家子弟特权的基础就是朱家皇权专制,换句话来说,要否定自身的皇权。”

“这就陷入了死环节了。”

“除非朱元璋想出一个更加合理的制度,不过再怎么合理的制度过了50年,100年都会不合理。”

李世民:“真是大开眼界了,居然还能想出这样的制度,看来也要思考未来李唐后代的问题了。”

武则天:“我有效的缓解了这个问题。”

这个问题解决之后,另外的一位观众道:“我想知道魏忠贤不死能不能拯救大明。”

叶枫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,道:“你讨厌东林党吗?”

观众:“讨厌,那些文人一点骨气都没有,东林党误国。”

叶枫点点头,道:“那我可以跟你说魏忠贤不死,绝对有利于大明。”

“绝对能制约东林党,能够筹集到军费。”

“崇祯就是个傻子,没有好好利用天启留下的刀。”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