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时左右,李靖从铁匠铺返回庄园与李世民会合。
越野车行驶在长乐大道,苏尘望着道路两侧辛勤劳作,忙于耕种的农家百姓。
“小五,开慢点!”
地头间多数为长乐大道沿途村庄村民,故而对越野车已不似初见时那般恐惧。
乃至大部躬耕低头播种的百姓,脸上呈现笑容遥望行驶中的越野车。
“诶~陛下,你说江南道那边水稻下田了没有?”
苏尘望着正在播种小麦的人们,忽然想起占城稻种植情况。
关中水田甚是少见,即使有少许水田亦不用作种植水稻。
水稻不适于关中气候,关内百姓用泽地种植一种草类植物,收割后可做成草席或抽丝成麻。
“嗯?”李世民略显疑惑,看向坐在他身旁的苏尘。
后座坐了四人,李靖与李承乾靠窗。
“朦胧懵懂,清明下种!贞观稻催芽下种之法早已布施,江南道等地想必已整田待插秧了!”
李世民计算一番时日,二十四节气清明已过去二十三天。
地窖催芽只需两周时间,因此李世民推测水稻秧苗已近移栽之期。
“清明过了?”
李世民缓缓转头,脑袋不自觉向苏尘靠近。
“陛下,有话好好说!”苏尘下意识朝李承乾那边靠了靠,防止被喷口水。
他就知道与李世民坐在后座不安全!
按太初历二十四节气属阳历,根据太阳运行轨迹,划分的时间节点便于农业生产。
“小五,开快点!”
苏尘连日期尚且不关注,更不可能去留意二十四节气。
他又不种田,只知道下雨了路不好走,夏天不下雨就会热。
李世民推测不差,江南道等地有派发稻种的农户,田间水稻秧苗已长至七寸左右。
当前水稻种植没有抛秧耕种方式,只能拔秧栽禾。
不多时,越野车停在朱誉门外。
“快去快回,午膳丽政殿过时不候!”李世民站在车门外,看向苏尘交待一句后与李靖回了皇宫。
“好嘞!”苏尘向李世民敬了一个礼,笑脸回应。
李德、李君羡带出宫的十名侍卫也下了车,长乐公主驾车沿着皇宫外便街驶行西门。
“大舅哥,你说清明节是几号!”李世民下车后,苏尘感觉整个人都舒坦了不少。
李承乾稍作回忆,“三月初五!”
苏尘点点头,“哦,那快要插秧了!”
金光门约五十步开外,便是通往咸阳境内的工业园区高新大道,眼前路段宽约五丈。
“妹夫,织染署眼下已有六台新型编织机。
依你之见制衣厂当筹备多少编织为宜!”
新型编织机,与原有织布机不一样。
它得同时七人操作,事先将棉线棒横纵两个方向放入线架,可以是多种颜色的同粗细棉线。
根据服饰的样式不同,能编织想要的图案。
“使劲的造越多越好!五十台不嫌少,一百台不嫌多!”
李承乾点点头,“工部制造编织机不曾停歇,一月可出三台!”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