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别说,真有几个倒霉蛋,扑通炸响。

所幸被救了出来。

心有余悸!

他们一辈子,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。

“我的身体里,怎么会有虫子?”

“主公的药,也太好用了叭,直接把虫子赶出来了。”

越来越多的人,反应过来。

而一些没有经历过的人,也谈虫色变。

竟然?

拉出?

长虫?

诸葛辉派出公良鸿,进行解释。

“弟兄们不必慌张,在《黄帝内经》中,就有过记载,肠中有虫瘕及胶墙!说的就是这种虫!”

“只要大家讲卫生,勤洗澡,不喝生水,就不会染此虫。”

这话虽然有点绝对,但绝对能够引起重视!

公良鸿又科普了一些卫生知识,终于让人心稳定下来。

他追随诸葛辉很久,学习了很多知识。

所以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。

士卒的畏惧,渐渐减少,进而对诸葛辉敬若神明。

诸葛辉简直成了无所不能的代名词。

其实在古代,也有驱虫的良药。

也就是槟榔,以及使君子!

只不过都没有宝塔糖方便、管用,立竿见影!

通过这件事,诸葛辉直接将名声打出去了。

在平日的训练中,士兵见到最多的是魏延、黄忠、甘宁、霍峻等将军。

对于诸葛辉,还是太陌生了。

这可是诸葛辉起家的部队!

怎么能连主公都不认识?

于是,诸葛辉便安排了这一波好戏。

效果爆赞!

现在他在军中,已经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了。

驱虫的目的,也已经达到。

可以说是双丰收。

只是这一幕,就比较恐怖了。

数万人一起拉虫子,这是什么概念?

简直惊悚好嘛!

军营倒还好,士卒训练量大,都能吃下饭菜。

至于滇池官员,以及百姓,才是食不下咽的一帮人。

“太可怕了,这得多少虫子?”

“别说了!别说了!好不容易忘记。”

一时间,百姓总是喜欢摸着肚子,担心这,担心那。

万一虫子破肚而出,怎么办?

简直吓死人。

常常有人被噩梦吓醒。

不知怎么滴。

蛔虫和宝塔糖成为了南中的怪谈。

听着很恶心。

但又忍不住去听!

很多人都关心此事,听了以后马后悔了。

这种矛盾的心理,让他们饱受折磨。

董和直接记载下来,作为《地方志》,并且希望诸葛辉提供宝塔糖给百姓。

诸葛辉答应了。

这是收买人心的时候,正合他意。

于是,随着蛔虫和宝塔糖故事的流传,诸葛辉也露了一次脸。

“真没想到,会以这样的方式出名。”诸葛辉喟然长叹。

宝塔糖的威力,还在持续发酵。

马良灵机一动,将宝塔糖包装成奢侈品,卖向巴蜀之地。

小赚一笔!

(求鲜花、求评价,给小作者一点信心,绝不辜负大家!)
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