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太史慈的出现,恰巧解决了诸葛璟的难题,别人不知道,但诸葛璟可是一清二楚,太史慈的箭法可谓是在原来三国历史上排的上号的,由他来训练弩兵可解一时之急了。
太史慈并不知道诸葛璟的想法,他只知道,自己刚刚投效,便被诸葛璟委以重任,不仅独领一军,而且还镇守幽州,这是多大的信任!当即太史慈倒身下拜,语气中充满了感激和激动,颤声说道:“太史慈领命!”
诸葛璟笑了笑,将太史慈扶了起来,自己等人出来已经将近两个月了,总算是没有白费,不但预期中的贾诩和徐庶都收入麾下,而且平白得了一个徐庶,怎能不能让诸葛璟欣喜异常?
就在诸葛璟想要说什么的时候,忽然,一道嘹亮的鹰啼声传来,天空上,一只黑金色的大鹰直向诸葛璟冲来,太史慈不禁一惊,急忙挡在诸葛璟身前,喊道:“主公小心!”
诸葛璟心中一暖,太史慈这个动作虽然不起眼,但足以说明太史慈是真心归附自己。伸手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,诸葛璟温声说道:“子义不必紧张,这是来找我的。”
太史慈不禁满心疑惑,就在这时,那只黑金色大鹰已经来到诸葛璟面前,看到诸葛璟欢快地啼了一声便落在诸葛璟的肩膀之上。
诸葛璟笑着抚摸着它的羽毛,问道:“天行,你怎么来了?”
不错,正是天行!自从诸葛璟前往雁门途中天行带来南华上仙的书信之后,便一直留在诸葛璟身边,在接下来的连续大战中,天行一直被诸葛璟派去观察敌情,所以诸葛璟才能在大战中得知敌军动向以及兵力分布,及时调整方略,能取得大战的胜利,天行功不可没。
而诸葛璟这次外出,将天行留在并州,为的就是一旦有什么情况,江南能够通过天行将消息快速传给诸葛璟。现在出来这么久,天行来到这里,明显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。
将绑在天行腿上的信筒解下,抽出其中的信纸,诸葛璟定睛一看,不由得面色大变,自己千算万算,竟然还是漏掉了她
将信纸递给诸葛亮,诸葛亮和顾言十分疑惑,什么事情能让诸葛璟面色如此难看,目光投向信纸,诸葛亮和顾言同样是眼神阴郁了起来。
三人目光交汇在一起,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忧愁,祸不单行啊,自己等人都轻视了洛阳城中的局势,真正改变这一切的,原来是隐藏在幕后的。
诸葛璟深吸一口气,脑海中快速思索着对策,雁门大战过后,没想到她竟然去了洛阳,那她怎么会知道自己现在不在并州,这个时间差打的诸葛璟都有些措手不及。
难道你不知道,你所做的给洛阳带来了怎样的灾难,司州乃是长安洛阳两京经营四百年的地方,你真的要把它毁于一战之中?!
既然如此,那我们便战吧,鬼谷之人,从不怯战!
诸葛璟心中有了打算,便看向太史慈说道:“子义,你即可和老夫人前往幽州,将这封信交给文和先生,同时,幽州上下,都要听从文和先生调遣,做好备战的准备,我会让四弟带领白虎军和弩兵马上就会找你报备!”
太史慈虽然不知道信上写了什么内容,但通过诸葛璟,诸葛亮和顾言的脸色就能看出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,让诸葛璟三人都始料未及。
但作为武将,太史慈并没有问什么,服从命令乃是第一要求,当即果断拱手道:“诺!”然后便准备行装准备前往幽州。
诸葛璟在庭院中默立良久,双眸微闭,不是诸葛璟故弄玄虚,实在是江南送来的信上的内容实在是太出乎诸葛璟意料了。
江南的信上字数虽然不多,但每一个字都让诸葛璟心中震惊,信上说道:
“洛阳帝师来信,留守京城的暗卫打探得报,大将军何进府上一夜突然有一白衣女子求见,次日便在朝堂之上要求陛下调遣西凉董卓进京封赏,诸葛叔父竭力阻止不得,最终陛下只得下旨令董卓率西凉铁骑进京。
同时,帝师言道,陛下命不久矣,只有十数天的寿数,帝师请主公早做决策,以保洛阳太子无恙!”
想到这,诸葛璟狠狠地捏起了拳头,自己留给父亲诸葛圭的第二个锦囊之中,就是如果灵帝病危,何进张让若是反叛,立刻调动曹操率领的西园禁卫护卫皇宫,将刘辩接到诸葛府中。
这时候诸葛璟已经将典韦许褚派来保卫诸葛府,只需坚持一天时间,诸葛璟就会率大兵赶到洛阳,将何进张让一并除去,那样,就可以让刘辩顺利登基。
而在这第二个锦囊中,诸葛璟特意提醒诸葛圭,万不可西凉董卓进京,并强调务必“慎之,重之!”,没想到,还是被董卓进京了。
既然如此,那第三个锦囊就必须动用了,只是,一旦动用,怕是要两败俱伤啊!
诸葛璟蓦然睁开双眼,对诸葛亮和顾言小五说道:“走,我们立刻回并州,幽州有文和先生坐镇,自然无忧,至于洛阳,希望帝师和父亲叔父能多撑一段时间。”
本章已完 m.3qdu.com